疫情期间,警惕非法集资新陷阱
"宅在家里也能理财?""代购代销口罩加盟获利?"……在全民抗疫期间,有些不法分子却打起了疫情的主意,实施新型金融诈骗。在此,汇川黔兴村镇银行特别提醒广大市民,疫情期间更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珍惜血汗钱,树立正确理财观念,理性选择投资渠道。当前非法集资活动常见手段主要有:
一是代购代销口罩、消毒液、特效药等物资,并向购买者承诺可以积分返利、加盟获利,骗取受害人钱财。更有部分不法分子精心炒作互联网+、区块链等概念实施非法集资。
二是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为吸引公众上当受骗,往往编造许诺给予集资参与者远高于正规投资回报的利息分红。为骗取更多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因资金链无法维系,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
三是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有的不法分子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经济学理论”等旗号,经营项目由传统的种植、养殖行业发展到房地产、矿产能源、私募众筹、区块连、养老保健、股权投资等内容;以订立合同或少量投资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或以夸大少量项目的投资规模盈利前景,以制造投资及企业利润假象,诱惑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委托理财名义,故意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电子黄金、创业投资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大众,承诺稳定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大众投资。
四是以虚假宣传造势。有的不法分子为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诱惑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将网站设在异地或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有的还通过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诱惑社会公众投资。
最后,当您回到家与亲友团聚时,如果发现有人加入非法集资项目,请千万不要参与,并劝说亲友尽早退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同时,请及时收集和保存广告宣传资料、推介会录音录像、合同协议、转账凭证等证据,及时主动向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金融办等有关部门提交证据或线索。
|